我国开关电源顺势而为 产业增长迅速

>行业新闻

我国开关电源顺势而为 产业增长迅速
来源:全球电源网 时间:2018-11-20

  随着全球市场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落实,我国开关电源行业顺势而上,增长迅速。
  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开关电源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IC和MOSFET构成。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得开关电源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目前,开关电源以小型、轻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是当今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电源方式。
  据近期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开关电源行业深度评估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0年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宏观政策的落实及全球经济趋于稳定,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呈现出了快速恢复的发展势头。我国开关电源行业顺势而上,产值规模达到了1172亿元,增速超过10。
  开关电源凭借其小型化、重量轻、输入电压范围广、热消耗较少等众多优点,加之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需求趋势,开关电源的发展迅速取代线性电源普及于各种电子产品领域。
  开关电源产品有两类:一类是标准化产品,另一类是非标准化产品。一般来说,标准化产品订单批量比较大,毛利润比较低,竞争比较激烈。非标准化产品订单批量比较小,但毛利润比较高,竞争比较小。标准化产品一般没有现货,而是接到客户订单后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改进,最终向客户提供定制产品。与大规模定制不同,定制开关电源更多的是小批量定制,为了比较好地控制成本,从而迅速向顾客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定制产品。这就需要企业具备敏捷的产品开发设计能力和原材料采购能力。
  《2012-2016年中国开关电源行业深度评估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还显示,由于开关电源行业以定制为主,企业的销售与订单紧密结合,因此销售行为多发生在产品制造之前。同时,研发标准产品向市场及客户推广,积极拓展电子行业客户,展示公司研发设计能力、生产规模和质量管理能力成为企业销售的重要手段。当前,开关电源行业拓展销售渠道的方式主要有参加行业展会、在专业平面媒体和行业网站推广以及客户相互推荐等,而获得优质客户资源则是企业实力最直接的体现。
  另外,开关电源高频化是其发展的方向,高频化使开关电源小型化,并使开关电源进入更广泛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推动了开关电源的发展前进,每年以超过两位数字的增长率向着轻、小、薄、低噪声、高可靠、抗干扰的方向发展。开关电源可分为AC/DC和DC/DC两大类,DC/DC变换器现已实现模块化,且设计技术及生产工艺在国内外均已成熟和标准化,并已得到用户的认可,但AC/DC的模块化,因其自身的特性使得在模块化的进程中,遇到较为复杂的技术和工艺制造问题。另外,开关电源的发展与应用在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及保护环境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研究机构预测,2011年全球可充电电动工具出货量将达到6300万只,其中锂电池占比达到38,对应需求2394万只。目前电动自行车主要应用为铅酸电池,随着锂电池成本的降低,锂电池将逐步完成对铅酸电池的替代。预计到2015年,电动自行车出货量超过6750万台,对应锂电池需求超过6GWh。 
    尽管目前汽车用锂电池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是锂电池作为未来汽车的重要能源已是必然趋势。随着技术进步,市场有望快速打开,预计到2015年,全球汽车锂电池市场将达到1.25万亿日元,逼近便携锂电市场的1.55万亿日元。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成长,特别是在新兴的手机、平板电脑行业中,中国手机制造产业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中国2011年生产的手机接近9亿支,预计到2013年,中国地区生产的手机将达到11亿支,占到全球产量的60。
  伴随着终端制造向中国地区的转移,中国大陆电子产业链逐步建立、发展、完善,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电子产业链,大批中国企业在这一趋势中成长、壮大,成为细分行业内的优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竞争。  
  中国本土品牌也利用产业链优势,开始了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中华酷联等本土品牌纷纷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大厂不可小视的竞争对手。他们的成功也反过来促进了中国电子产业链企业的发展,消化了近些年来不断投资形成的新产能。
  
    这一趋势中,电池产业,特别是中下游的电芯和电池模组制造行业也正在进行着这一阶段,包括比克、力神、比亚迪等电芯企业和德赛、欣旺达等电池模组企业开始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进入国际大厂如苹果、亚马逊、三星等供应链,迎来快速的成长。
  国际竞争对手 
    目前中国企业在锂电池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完整产业链制造能力,从部分上游原材料到电芯再到电池制造的一体化企业,以三星SDI和LG化学为典型。  
  其中三星作为产业链最完整,拥有全球最高市场份额的手机产品,自我消化能力强,竞争优势显著,一般企业难以直接竞争。部分企业可以凭借局部优势,进入某一零部件制造环节,赢得突破。
  特别是三星也已经在逐步加强锂聚合物电池的出货,而逐渐淡化传统电池的地位,加上三星正着力加强越南制造基地的发展和建设,中国企业可望借此机遇凭借资本优势,积极响应与配合,获得较好的供应链地位。 
    与此同时,恰恰由于三星在终端产品品牌上的强势地位,引起了苹果等众多其他品牌厂商的警惕,特别是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的苹果正在努力在供应链去三星化,这也将为中国、日本、台湾企业迎来发展机遇,包括新能源、力神在内的苹果供应商可望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另一大类的竞争对手是与中国电池模组企业有着类似商业模式的台湾电池模组制造企业,新普、顺达是其中的佼佼者。凭借着台湾企业在PC、NB上的优势地位,一系列台湾电子企业寄生于PC、NB产业链,藉着台湾PC、NB制造业的崛起,成为市场主导者,其中新普作为规模最大的电池模组制造企业,在圆柱型电池和聚合物电池市场中,分别占据22和49的市场份额。
  特别是随着苹果Macbook系列笔记本和iPad系列以及iPadMini平板电脑产品的热销,聚合物电池业务快速成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目前在新普的客户结构中,传统圆柱型电池客户主要为HP29,Dell26,Asus22,Lenovo10,Acer9。聚合物电池客户则是苹果一家占到公司的83。
  核心竞争优势:成本+服务  
  从成本结构来看,目前圆柱型电池模组的成本中,电芯占到了68,是最大的成本来源,其他的成本包括包装、电源管理模块BMS(PCB、IC..)以及制造成本。
  所以对于电池的制造成本竞争,主要在于:1、电芯的采购价格;2、BMS模组的设计与制造;3、制造规模和人力成本。随着国内企业的采购规模的放大以及国产电芯的逐步成熟,大陆电池模组制造企业在成本方面相比国际竞争对手仍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 
  除此之外,在对于电子产业链非常重要的快速响应、售后服务以及市场营销方面更,大陆企业也具有较大优势,成为赢得更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推动力量。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